搜索
搜索
/
/
/
甘蔗所抗旱团队到普洱蔗区进行科技抗旱服务

甘蔗所抗旱团队到普洱蔗区进行科技抗旱服务

甘蔗所抗旱团队到普洱蔗区进行科技抗旱服务

2019年入春以来,特别是3月份以来,云南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37.1%,4月份以来全省累计出现的35℃以上的高温突破历史记录,干与热的共同作用,导致云南干旱快速发展。

5月是甘蔗进行出苗和分蘖的关键时期,干旱对甘蔗的出苗和分蘖极为不利,容易造成甘蔗减产或绝收。甘蔗所充分认识到本次云南旱情的严重性与持久性,高度重视甘蔗抗旱减灾工作,2019年5月22日,甘蔗所应雄美书记带领甘蔗栽培专家刘少春研究员、品种专家陈学宽研究员、杨洪昌副研究员等一行5人组成普洱、西双版纳抗旱团队,奔赴蔗区进行甘蔗科技抗旱服务。期间,在澜沧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云南中云勐滨糖业有限公司、云南中云上允糖业有限公司的陪同下,通过对澜沧县甘蔗受旱情况的实地调查,发现澜沧蔗区甘蔗受旱严重,受灾面积约75000亩,成灾面积约17000亩,绝收约面积7000亩,并且随着旱情的持续,甘蔗受灾情况将进一步发展。面对旱灾,结合澜沧的甘蔗生产实际情况,抗旱团队向澜沧县的甘蔗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如下意见与建议:

1.   针对有灌溉条件的蔗区,应及时对甘蔗进行灌溉处理,充分利用高温、日照强的气候特点,促进甘蔗的早生快发及分蘖;

2.   针对无灌溉条件的蔗区,推迟甘蔗的管理工作,做好保墒保水工作,等待降水来临后,加强水肥管理,尽量减少旱灾的损失;

3.   针对绝收的蔗区,建议等待降水来临后及时播种玉米、花生等短期作物,短期作物收获后再进行甘蔗的秋植或冬春植;

4.   今后的甘蔗发展过程中,应多选用抗旱甘蔗新品种,如粤糖86-368、云蔗05-51、云蔗04-49等;

5.   今后的甘蔗发展过程中,应选用甘蔗轻简栽培技术,如地膜全覆盖技术。

返回列表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