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
甘蔗研究所科技扶贫示范引领蔗区脱贫攻坚

甘蔗研究所科技扶贫示范引领蔗区脱贫攻坚

甘蔗研究所科技扶贫示范引领蔗区脱贫攻坚

2019年初,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要求,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承担了西盟县班母村委会甘蔗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的任务。接到任务后,甘蔗研究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甘蔗栽培、品种、病虫害防治、科技开发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西盟蔗区开展调研,制定技术实施方案,组织调运甘蔗良种和配套农资,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在西盟县班母村委会集中组织实施了203亩的甘蔗轻简栽培技术示范,项目涉及5个村民小组39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2户)。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来自西盟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报告,起止2020年3月末期,39户科技示范户,203亩甘蔗轻简栽培技术示范,实现甘蔗总产1176.34吨,平均亩产达5.79吨,较项目实施前的2018/19榨季全县平均亩产2.31吨增产3.48吨(按糖厂甘蔗收购价425元/吨计算),实现每亩增收1479元,甘蔗总收入达49.9945万元,户均收入1.2819万元,其中22户收入超过1万元;体伍二组建档立卡户扎拉,种植甘蔗18亩,甘蔗总产76.36吨,甘蔗收入32453元;六组建档立卡户岩开,种植甘蔗3亩,亩产达7.67吨,甘蔗总产23吨,收入达9775元。

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由2018年项目实施前的30190发展到2019年的31960亩,新增1770亩,种植农户由4265户(15252人)发展到4695户(16734人),新增430户(1482人)。2019/20榨季,全县甘蔗总产达83553吨,平均亩产较项目实施前的2018/19榨季提高0.3吨,实现增加甘蔗总产13918吨,蔗农增收591.5575万元,户均增收1260元,人均增收354元。

甘蔗是西盟县的主要经济作物,长期以来,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甘蔗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滞后,全县甘蔗种植面积3万余亩,平均亩产不足2.5吨,单产低,效益差,蔗区农村农民增产增收缓慢。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全面提高全县甘蔗产业的科技种植水平,巩固提升蔗区农村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前景。

 

返回列表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