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
/
甘蔗原料农务基础工作(二)下

甘蔗原料农务基础工作(二)下

甘蔗原料农务基础工作(二)下

  第三节 榨前甘蔗估产与测糖

  榨前估产与测糖是糖厂砍、运、榨工作的前期重要环节,准确估产是决定开榨时间、合理安排榨季、制定原辅材料采购计划,资金准备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正确估产,可以减少原辅料浪费,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适时销售,提高效益;正确榨前估测,对我们合理安排砍运计划、榨季生产计划以及提高回收、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甘蔗估产

  (一)甘蔗估产时间

  估产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苗期估产):在每年5~6月,甘蔗面积基本稳定时,根据甘蔗长势,将其划分为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一般平均单产5吨以上的为一类苗,4~5吨的为二类苗,4吨以下的为三类苗,根据各类苗所占面积计算,预测得出产量,做为榨前估产的参考。

  第二阶段(榨前估产):也是估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次,一般10月份进行,此时甘蔗生长从伸长阶段转入成熟阶段,产量基本稳定。估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典型估产、调查亩有效茎数,单茎重(茎长、茎径)求取每亩产量;二是逐块、逐户经验估产,根据具体田块,农户与典型估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每个地块或农户产量,统计汇总后即为农业总产,再减去用种部分,就是当年甘蔗工业入榨产量。

  第三阶段(榨季中期估产):在榨季中期,甘蔗进厂量达到榨前估产数的50%左右时,还需要对所剩甘蔗进行一次较详细的产量调查,以便根据调查结果,调整生产计划,平衡收榨。

  

甘蔗科技

 

  图3-1 估产基本程序和作用

  (二)榨前估产内容

  榨前经验估产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在开榨前半个月结束,榨前估产,一般要进行3个方面的估产,即农业估产量、计划用种量、工业产量。

  1、 农业产量

  根据片区内海拔分布情况、甘蔗季数结构情况、品种结构情况、本年降雨情况、施肥情况、中耕管理情况、各地块面积情况以及今年甘蔗长势与上年长势和产量对比情况,进行到户、到地块估产。首先对农户一个地块一个地块地进行估产,汇总得出农户的经验估产量,再以户汇总得出村社小组的产量,最后以各小组汇总得出片区或村委会农业估产量,要注意所上报的农业总产,应该包括本年秋植已采用的种苗数量。

  2.、计划用种量

  这里所指的计划用种量,主要是冬、春植的计划用种量。对于计划用种,同样要估算到户及具体地块,结合计划用种量的调查,就可结合落实秋、冬植地块及所种植品种。根据冬、春植规划的地块面积及种植品种,进行种苗供应,一是农户自己有适合品种的就自砍自种;二是农户无适合品种的,就在其他农户最近地块留种:三是对于水浇地水田及一些背阴地等,适宜用蔗稍做种的,就要尽量采用蔗稍做种(不涉及农业产量)。

  3、工业产量

  估产结果出来后,农业总产减去计划用种量,得出工业入榨量。要注意如果农业总产已把秋植用种量算进去的,要减去秋植用种量。

  (三)榨前实地测产的方法

  在组织经验估产的同时,以片区为单位,兼顾海拔分布、宿根季数、品种结构、地块情况、蔗园类型、甘蔗长势等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实地测产,计算出各片区的实地测产产量和全榨区实地测产产量。

  在进行实地测产时,分田、地两类进行测算,最后以总产合计。

  1、取样地点的确定

  (1)海拔段划分

  为了便于统一,同时也充分考虑海拔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因素,我们一般把海拔段划分为以下四个:900米以下;900—1200米以下;1200-1400米以下;1400米以上。各片区对号入座,涉及哪几个海拔段就分为哪几个海拔段。

  (2)分区

  根据每个海拔段的甘蔗面积分布情况,采取分区选点,每个海拔段原则上要划分为三个区,但种植面积比较小的海拔段(300亩以下)可作为一个区进行选点。

  (3)选点

  测产区域划分好后,开始进行选点,在每个区中,根据甘蔗长势情况,分好、中、差三类进行取点,在选点时要注意:

  各海拔段所选的点,要覆盖该海拔段内主要种植的几个品种,各个品种的点数按该品种面积所占比例进行套算。

  选点时要考虑新植、宿根面积的比例,取点数量同样按各自所占比例确定。

  在取点时,对于好或差两个方向的极端地块都不能取,要考虑到在该海拔内的代表性。

  为排除边行优势,在取点时要在地块边缘或道路进去5米以内。

  2、取样

  取样点选好后开始取样,首先量出取样点的面积,取样面积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1)每个点量4平方米,即顺蔗沟量取l米,再截沟量取4米 (从墒的中心量起),划定为取样面积。

  (2)顺蔗沟量1—4米(最好取4米),再量该点的行距(量10沟平均),以单行计算出该取样点的面积。

  取样点的范围划定后;清点取样面积内的有效茎数,计算出每平方米的有效茎数,然后在每个点取好、中、差3株有效茎,按甘蔗砍削质量标准采收取样,进行称重后计算出平均单株重量(kg)。在取样时要注意:一是所取的样必须是1米以上的有效茎;二是对好或差两个极端的植株均不能作为取样对象,三是不能取倒伏、虫害、病害、鼠害的植株。

  3、亩有效茎数的测算

  各点每平方米的有效茎数得出后,计算出亩有效茎数。

  亩有效茎数=每平方米有效茎(条)×666.7平方米

  4、亩产量计算

  平均单株重量得出后,根据每亩有效茎数计算出每亩的产量。

  亩产量(kg)=平均单茎重(kg)×亩有效茎数

  5、农业总产计算

  农业总产=亩产量×种植面积

  各海拔段田蔗、地蔗的平均单产出来后,按各海拔种植面积,计算出农业产量,以各海拔段之和得出该片区的农业总产。

  (四)综合估产量的确定及上报

  经验估产和实地测产结束后,以二者农业总产之和的平均数,确定为综合估产量,综合估产量减去计划用种量为工业估产量。

  例如:某一片区某年经验估产的农业产量为8000吨,实地测产的农业产量为8400吨(己含秋植砍种面积),则该片区的综合估产农业总产为:

  (8000+8400)/2=8200(吨)

  如果该片区该年秋植己砍种苗200吨,计划年冬以及下一年春植留种400吨,则该片区的工业入榨估产量为: 8200—200-400=7600(吨)。

甘蔗科技

 

  榨前估测产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20日开始(片区大的要适当提前),11月5日前各片区完成各片区的估测产,同时把估产结果报到农务科,11月5日开始,调度员对各片区的估测产数进行抽查复核,复核无误后,汇总成公司的估产表,并于11月10日前完成,同时报到公司原料发展部汇总。 估测产要责任到人,各片区的估测产由各片区农务员和辅导员负责,调度员负责对各片区估产结果进行检查、汇总、报送公司。

  二、 甘蔗榨前测糖及分析

  为及时掌握甘蔗糖分积累情况,了解不同品种在不同海拔范围、不同时期的糖份积累规律,在每年开榨前应组织大范围的榨前测糖,同时从11月中旬开始至榨季结束,进行10天1期的甘蔗糖份变化规律观测,绘制糖分变化曲线图,是做好品种合理布局,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砍运计划,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甘蔗榨前测糖

  开榨前以榨区为单位,兼顾品种结构、海拔分布、甘蔗季数、地块情况、蔗园类型等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取样测糖,计算出各海拔段、各品种及综合的甘蔗含糖份情况。

  1、取样地点的确定

  (1)海拔段划分:为了分析各海拔段蔗区对甘蔗糖份的影响程度,各糖厂蔗区根据自身蔗区情况进行海拔段的划分,如某糖厂将蔗区海拔划分为4个段:400米以下;400~800米以下;800~1200米以下;1200米以上。各片区对号入座,涉及哪几个海拔段就分为哪几个海拔段。

  (2)分区:根据每个海拔段的甘蔗面积分布情况,采取分区选点,一个海拔段划分为三个区,原则上每个区要覆盖确定的测糖品种。

  为了减轻一定的测糖工作量,同时确保结果的代表性,一个榨区测糖品种对象确定为4~6个,其中,主栽品种定为必测品种,另加测1~2个品种,但必须把握住所测品种的种植面积,达该榨区的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

  (3)选点:在每一个区当中,各个品种结合地块土壤水分、蔗园情况、植期等情况各选3个点。

  2、取样

  对每个取样点进行取样时,要注意好、中、差搭配取样。在榨前测糖时,要尽量采取送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确实无法送中心化验室进行化验的,可采用手持锤度计进行观测。

  在选点及取样时要注意有代表性:

  新植宿根各品种取样点的数量,要根据该海拔段范围内,新植面积与宿根面积的比例确定;

  水田蔗、旱地蔗取样点的数量应根据田蔗与地蔗比例进行确定;

  对于典型的当阳地或背阴地,以及严重积水或旱灾等面积,不能选为取样点。

  对于送化验室进行化验的,要做到及时取样、及时送检、及时化验,当天的样最迟必须在次日上午化验结束。

  

甘蔗科技

 

  图3-2 榨前测糖选点与取样图示

  3、化验与计算

  采用送糖厂中心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的方法,直接得出了各个海拔段内,各个品种的含糖分,再按面积比例以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海拔段平均含糖分、全榨区各品种的平均含糖分、总体平均含糖分,具体的计算方法与采用手持锤度计观测方法的加权平均计算方法相同。

  蔗糖份计算

  各点的平均含糖分:以每个点三株的含糖分,分品种计算出各点的平均含糖分;

  各区平均含糖分:分品种以三个点的含糖分,计算出各区域内各品种的平均含糖分;

  各海拔段平均含糖分:以三个区域内各品种的含糖分,计算出在同一海拔段内,各个品种的平均含糖分,以各品种含糖分的平均值得出各海拔段的平均含糖分;

  在计算各海拔段的平均含糖分时,要以加权平均数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各海拔段的平均含糖分等于各品种平均含糖分乘以该品种面积百分比之和。

  总体平均含糖分:得出备品种在各个海拔段的含糖分及各海拔段的平均含糖分后,计算出全榨区各品种的平均含糖分及总体平均含糖分。无论是计算各品种的平均含糖分,还是计算总体的平均含糖分,都要以面积比刚加汉进行计算,具体的七十算力下去如同各海拔段平均糖分计算方法。

  例如:某一榨区对A、B、C、D、E五个品种进行测糖,800—1200米海拔段五个品种的合计种植面积为1000亩,其中A200亩(20%)、B150亩(15%)、 C100(10%)、D250(25%)、E300亩(30%)经测糖该海拔段内各品种含糖分为:A14.2%、B14.1%、C13.8%、D 13.9%、E14.4%,该海拔段的平均含糖分为:

  20%(A)×14.2%(A)+15%(B)×14.1%(B)+10% (C)×13.3%(C)+25%(D)×13.9+(D)+30(E%)×14.4%(E)=14.13%

  (二)糖分变化曲线分析

  糖分变化曲线分析是指通过对各片区主要种植品种实行10天1期的糖分变化观测,绘制出糖分变化曲线图,然后对糖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各海拔段各品种最佳砍收时期、各海拔段各时期最适宜砍收品种,为编排甘蔗砍运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1、分析材料

  分析糖厂主要种植的甘蔗品种,根据各片区的品种种植情况,可加选1~22个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品种列入分析品种,总体分析对象的种植面积要占全榨区的90%以上。

  2、观测方法

  (1)观测时间

  从当年11月上旬开始至各榨区的榨季结束为止,每10天一次,绘制从甘蔗成熟到榨季结束的出糖分积累规律曲线图。

  (2)取样地点海拔范围划分

  各糖厂蔗区根据自身蔗区情况进行海拔段的划分。各片区对号入座,涉及哪几海拔段就分为哪几个海拔段。

  (3)取样地块的选择

  每个海拔范围内,每个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块地作为取样地块,每个地块选中等长势的3个点为取样点,每次每个点取好、中、差各1株进行分析。

  取样地点和取样点要固定,采取连续取样观测分析,尽量选择宿根蔗面积进行观测,所选定的取样地块要做好蔗农工作,在编排总计划时要求编排在最后砍运,保证分析结果具有代表性。

  (4) 观测方法

  原则上统一采取送中心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同一个海拔范围内的同一品种,作为一个样进行送检,直接得出各海拔段各品种的含糖分。要求当天送的样,最迟次日上午必须得出化验结果。

  在无条件送中心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时,可采用手持锤度计进行化验。每株样品用锤度计分上、中、下三段进行甘蔗锤度观观察,上部以生长点以下40厘米处的节间进行观测,下部以土表以上第二个节间进行观测,中部以株中间的节间进行观测,以三段锤度计算单株平均锤度和含糖分,以同一海拔范围内。各品种所样品含糖分得出该海拔范围内,各品种的平均含糖分。

  (5) 观测数据分析处理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汇总分析,绘制甘蔗糖份变化曲线图,掌握各品种在各海拔范围内的甘蔗糖份变化情况及规律,分析了解在各海拔范围内各时段最适宜砍收的品种,以及各类甘蔗的糖分高峰来临时间、集中时段、回糖出现时间,确定各甘蔗的最佳砍受时期,最后得出我们各时段应选择砍收的品种,为科学编排甘蔗砍运总计划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吴伯烇,魏奉盘,陆浩良等.甘蔗糖厂农务手册.广州:广东省糖纸业公司,1982.

  2、甘蔗制糖工业手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

返回列表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