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浏览量:
1074

福农15号

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从组合CP72-1210×粤农73-204中选育而来。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高大,中至中大茎,茎色遮光部分黄绿色,曝光后绿色,节间圆筒形,略弯曲,无芽沟,蜡粉较厚。芽倒卵形,芽翼中等,芽基离叶痕,芽尖未及或刚及生长带,生长带象牙色,曝光后绿色,略突起,根点2-3排,不规则排列。无须根,无生长裂逢和木栓斑块。叶较宽,顶部散开,叶色浓绿,叶鞘黄绿色,无57号毛群。叶舌新月形。内叶耳披针形,外叶耳三角形。发芽略迟,整齐,幼苗较粗壮,分蘖力较好,成茎率高,中后期生长快,公顷有效茎数75000条左右。蔗茎均匀,单茎较重,茎皮稍软。早熟高糖,耐寒,宿根发株早,发株数适宜。中抗花叶病,抗黑穗病,人工抗旱生理指优于“九五”国家攻关要求,抗旱性好。适合水田,洲地和水浇旱地栽培。  产量品质表现:2003-2004年参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新宿平均蔗茎产量94.90吨/公顷,比CK1增产7.03%,比CK2减产6.16%。甘蔗蔗糖分平均15.37%,比CK1、CK2高0.84%(绝对值),最高甘蔗蔗糖分16.81%。平均公顷含糖量14.10吨,分别比CK1、CK2增产12.26%、5.15%,在2004年国家甘蔗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蔗茎产量118.39吨,分别比CK1、CK2增产11.03%和3.87%。11~12月份甘蔗蔗糖分平均13.70%,分别比CK1、CK2高0.21%、0.03%(绝对值),平均公顷含糖量16.28吨,分别比CK1、CK2增产12.77%、4.67%,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肥力中等以上的水田或水浇旱地种植;公顷下种量以45000段双芽苗为宜,亩有效茎数控制在75000条左右较为合适;该品种糖分高,流水浸种或石灰水浸种对促进发芽有利;施足基肥,适施分蘖肥,重施成茎肥,保证分蘖成茎和前中期快速生长所需养分,收获前5个月停止施肥;宿根发株早,应提早管理,早施肥;注意防治螟虫;本品种中后期生长快,植株高大,要降低下种部位,提高培土质量防止倒伏。
零售价
0.0
市场价
0.0
浏览量:
1074
产品编号:
所属分类:
早熟品种
数量
-
+
库存:
1
产品描述
参数

  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从组合CP72-1210×粤农73-204中选育而来。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高大,中至中大茎,茎色遮光部分黄绿色,曝光后绿色,节间圆筒形,略弯曲,无芽沟,蜡粉较厚。芽倒卵形,芽翼中等,芽基离叶痕,芽尖未及或刚及生长带,生长带象牙色,曝光后绿色,略突起,根点2-3排,不规则排列。无须根,无生长裂逢和木栓斑块。叶较宽,顶部散开,叶色浓绿,叶鞘黄绿色,无57号毛群。叶舌新月形。内叶耳披针形,外叶耳三角形。发芽略迟,整齐,幼苗较粗壮,分蘖力较好,成茎率高,中后期生长快,公顷有效茎数75000条左右。蔗茎均匀,单茎较重,茎皮稍软。早熟高糖,耐寒,宿根发株早,发株数适宜。中抗花叶病,抗黑穗病,人工抗旱生理指优于“九五”国家攻关要求,抗旱性好。适合水田,洲地和水浇旱地栽培。

  产量品质表现:2003-2004年参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新宿平均蔗茎产量94.90吨/公顷,比CK1增产7.03%,比CK2减产6.16%。甘蔗蔗糖分平均15.37%,比CK1、CK2高0.84%(绝对值),最高甘蔗蔗糖分16.81%。平均公顷含糖量14.10吨,分别比CK1 、CK2增产12.26%、5.15%,在2004年国家甘蔗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蔗茎产量118.39吨,分别比CK1、CK2增产11.03%和3.87%。11~12月份甘蔗蔗糖分平均13.70%,分别比CK1、CK2高0.21%、0.03%(绝对值),平均公顷含糖量16.28吨,分别比CK1 、CK2增产12.77%、4.67%,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肥力中等以上的水田或水浇旱地种植;公顷下种量以45000段双芽苗为宜,亩有效茎数控制在75000条左右较为合适;该品种糖分高,流水浸种或石灰水浸种对促进发芽有利;施足基肥,适施分蘖肥,重施成茎肥,保证分蘖成茎和前中期快速生长所需养分,收获前5个月停止施肥;宿根发株早,应提早管理,早施肥;注意防治螟虫;本品种中后期生长快,植株高大,要降低下种部位,提高培土质量防止倒伏。

关键词:
15号
甘蔗
平均
公顷
ck1
ck2
生长
增产
分别
糖分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上一个
下一个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